古厝外墻底部的青石雕已敲斷、劃花,以防被盜
▲石頭底座被盜,只好用水泥修補
這座古厝建筑精美,屢遭小偷破壞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 “與其被人偷走,不如我們自毀?!闭f起古厝構(gòu)件被盜,陳家人很無奈。為了防盜,他們?nèi)掏辞脭嗔斯咆韧鈮Φ撞康那嗍?,和大廳前木柱下的石珠邊沿。
印尼華僑陳正宗的古厝,位于鯉城區(qū)常泰街道五星社區(qū),已有近百年歷史。古厝布著許多青石浮雕、木雕橫梁,非常精美。10多年前,陳家人陸續(xù)搬走。這幾年,小偷卻頻頻光顧,把許多石雕、木雕,甚至大門外的護厝臺階都偷走了。
在新一輪的文物普查中,這座古厝已被列為文物保護點。陳家人希望,有關(guān)部門能幫他們保護和管理。
陳老伯60多歲了,按輩分,他該管古厝建造者陳正宗叫聲叔公。他說,古厝已有近百年歷史,自己也在這里生活了50來年。后來,兄弟們都陸續(xù)離開了古厝。掐指一算,他離開也有10來年了。
最近這幾年,時不時有人慕名前來參觀古厝,還有一些媒體報道。但讓陳家人心痛的是,臺風天或雨天,小偷常常上門。光古厝門口的青石雕,就被偷走了8件,留下的空缺,已經(jīng)用水泥給填上了。僅剩的石雕,也有些斑駁。除了青石雕外,大門上方的木雕橫梁也沒了,只留下空空的凹槽。窗戶上,雕有梅蘭竹菊的護欄也幾乎被拔光。
提起這事,參與社區(qū)治安巡邏的陳先生有些無奈,古厝是他們的重點關(guān)照對象,不過社區(qū)面積大,巡邏隊員只有3人,人手不夠,所以效果不太理想。前幾天晚上,他巡邏的時候就碰上小偷想溜進古厝,后來跑掉了。
陳家后人們自毀古厝構(gòu)件
陳老先生的新房離古厝只有幾十米,沒事的時候,他就拿上鑰匙,回到古厝里轉(zhuǎn)轉(zhuǎn)。老伴嫁過來幾十年了,有時她也會回古厝看看。不過每次看著空蕩蕩的窗戶以及屋里破敗的景象,老伴就忍不住扭過頭,叨咕著:“算了,不看了,看了都好傷心,有什么用啊!要守著這祖業(yè),難??!”以前,他們每年都會拿出一筆錢,少則幾百,多則上千,用于修補古厝?,F(xiàn)在,老人們累了,不想再修了。古厝里落滿了灰塵,雜草叢生。
也不記得是什么時候,明明大門緊鎖,但大廳里承重柱下的石珠也被偷了。眼看祖厝被破壞,陳家后人們拿不出什么好辦法。終于,大家再也坐不住了。去年底,他們把古厝外墻底部的青石雕敲斷了,把大廳前木柱下的石珠邊沿也敲破了。“與其讓它們被人偷走,不如我們自毀?!标惣液笕说难哉Z里,充滿了無奈。
文管部門:不該毀壞構(gòu)件 街道社區(qū)應(yīng)加強保護
鯉城區(qū)文管辦的工作人員認為,自毀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陳正宗故居是在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的文物點,街道和社區(qū)應(yīng)加強保護和管理。比如為古厝筑起圍墻或圍起護欄,并派專人進行管理。具體情況,還是要等他們到現(xiàn)場看過后才清楚。
常泰街道五星社區(qū)陳書記在了解情況后表示,社區(qū)經(jīng)費有限,而古厝的維護、增加巡邏及管理人手,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實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F(xiàn)階段,主要還是靠住在附近的陳家后人們,多多留心。 (本網(wǎng)記者 吳佳弘 呂波 實習(xí)生 莊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