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廈門商報報道 被騙后得到“啟發(fā)”,這個男子也想詐騙生財,這下與同伙鋃鐺入獄。
吳某文、吳某旺、張某這3名80后均來自泉州安溪。2011年初,吳某文成了詐騙案的受害者,他“學(xué)以致用”,動起了歪腦子。
2011年2月份,在吳某文的提議下,吳某旺同意一起從事網(wǎng)絡(luò)詐騙。于是,兩人共同出資購買了手機、電腦、銀行卡等作案工具,并在晉江租了一套房子作為犯罪窩點。
隨后,兩人在網(wǎng)上發(fā)布,更新虛假商品銷售信息。一旦有人上鉤,他們就冒充銷售人員要求對方支付定金;收到錢后,他們又繼續(xù)冒充送貨人員誘騙對方往指定賬戶支付貨款;取得贓款后,他們就斷絕與客戶的聯(lián)系。就這樣,兩人先后成功詐騙4起。
當時,張某也住在這個犯罪窩點。明知兩人在詐騙,他還兩次幫忙到柜員機取贓款。
2011年3月份,3人“轉(zhuǎn)戰(zhàn)”廈門,在翔安區(qū)馬巷鎮(zhèn)租了一套房子,繼續(xù)采取類似的方法詐騙,又先后成功詐騙13起。
對于如何分配贓款,他們也作了明確約定。如果張某冒充銷售人員接聽客戶電話,可分得20%的贓款,兩吳則各得40%;如果張某未接聽客戶電話,則詐騙所得由兩吳五五分成。
2011年5月,3人在詐騙窩點同時落網(wǎng)。法院審理查明,兩吳共詐騙38500元,其中張某參與詐騙18400元。
近日,因為犯詐騙罪,3人分別被思明區(q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3年5個月、3年、1年3個月,并均處罰金。(記者陳光豪通訊員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