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云中行走》正式上映,首周末收獲約4400萬票房(粗報),領軍同期上映的所有新片,并將代替《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占領院線排片榜首。
同絕大多數(shù)影迷的感受相似,筆者也覺得本片沒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作為一部與《阿甘正傳》相同題材的勵志電影,甚至喪失了觸動心靈或感人至深的畫面。即便如此,這部電影在豆瓣上還算差強人意。一個無畏的“瘋子”,為了夢想,在遭遇別人的嘲弄與同伴的背棄后,還是堅持初衷無所顧忌,懷揣著不被理解的信念,在自由的云中漫步,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蛟S正是這股無畏無懼的力量,給那些還在逐夢征程中徘徊的人,增添了一份信心,贈予了一絲好感。
男主角菲利普的法式英語和逗趣的雜耍風格,并沒有換來中國影迷的許多笑聲,興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所在,讓導演精心設計的滑稽場景遭遇了致命的尷尬。反倒是菲利普身上那股天生的沖動勁兒和為了夢想的癲狂狀態(tài),實實在在地虜獲了觀眾的內(nèi)心。
整部電影拍得循規(guī)蹈矩,四平八穩(wěn),連同音樂的類別和旋律都與《阿甘正傳》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劇情都在觀眾的推理中循序漸進,音樂也是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不瘟不火地牽動著受眾的心弦。甚至連漫步云中的高潮部分,觀眾都無力產(chǎn)生內(nèi)心所期待的刺激感。
顯然,本片過分地把重點付諸于世貿(mào)雙塔走鋼絲這件事上,而且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鋪墊前期的準備工作。在400余米的高空行走,這個過程固然很重要,任何絲毫的紕漏都會招致夢想破滅,粉身碎骨。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大費周章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難免顯得有些拖泥帶水。至少這一部分沒有給人驚心動魄的刺激感或是撩動內(nèi)心的溫暖感。慶幸的是,最后黎明的曙光初現(xiàn),菲利普心無雜念地漫步在云中鋼索的時刻,沒有像前面低空走鋼絲那么花哨,亦步亦趨的圓夢姿態(tài)、如沐春風的心靈雞湯,以及如臨其境的視覺效果,逼真暖心之感在心頭涌動。
談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戲,不少觀眾可能會犯迷糊。而這種迷糊之感在中國觀眾看來卻是合乎情理的,至少在筆者眼里亦然如此。這緣于男女主角的關系發(fā)展比較模糊,也沒有合理的交代和可以繼續(xù)探尋的影子。巴黎初次見面,兩人的相遇充滿了戲劇性。反倒是在一起之后,兩人之間再無任何情調(diào)可言,也沒有太多的情感交流。女主完全依附于男主的夢想,直到夢想實現(xiàn)后,又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近乎淡漠的情感流露讓人覺得不真實,也讓人有些捉摸不透。而《阿甘正傳》好歹賦予了愛情彌足珍貴的韻味,此片竟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觀眾的情感訴求。
影片并未完全失去質(zhì)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制作上的精雕細琢,特別是對70年代巴黎和紐約街景的重現(xiàn),以及對畫面和音效的出色掌握。而沒有讓觀眾感覺票價不值的關鍵原因,就在于它所傳達的為夢想而癡狂,為證明自己而不畏嘲諷一往無前的正能量。阿甘與菲利普的角色互換,似乎也并無任何太多不契合的地方,而這也恰好反映出導演在人物心理的挖掘上不夠用心,不夠生動。
簡而言之,《云中行走》缺乏足夠打動人心的畫面,以及刺痛靈魂的情節(jié)。若非約瑟夫撐場,或許會失掉許多觀賞者。而值得肯定的是對于夢想的詮釋,以及一個瘋子為了逐夢而癡狂的境界。
稿源:荊楚網(wǎng)
作者: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