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5日訊 “將眼淚和汗水裝回心里,勇敢澆開芬芳的夢想之花?!?/P>
這期推出的南安兩名寒門學子,父親都是靠收廢品供他們讀書。風雨無阻、烈日炎炎,為圓孩子的求學夢,這兩位父親沒有絲毫的怨言,用咸澀的汗水和日夜的辛勤,默默傳達著堅強的父愛。
家庭的貧寒,并沒磨滅兩名學子的學業(yè)夢想。多年來,他們一直堅持打假期工自籌學費,早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未來,他們有著共同的心愿:先去大公司鍛煉自己,再回家創(chuàng)業(yè)。他們渴望有好心人,能給他們一雙隱形的翅膀,讓他們的夢想,不要墜落懸崖。
學子檔案13:黃志強 高考分數(shù):581分(理科)
報考學校:福州大學
學子檔案14:洪小慧 高考分數(shù):578分(文科)
報考學校:集美大學
父親靠收廢品攢學費
他想用知識變廢為寶
黃志強話不多,看起來很是清瘦。
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家里埋頭串著水龍頭零件。一天忙碌14個小時,換來20元工錢。這樣打暑假工,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他已經堅持了9年。這些零件是他從隔壁鎮(zhèn)一家廠里毛遂自薦要來的,廠家覺得,寒門子弟早當家,年紀輕輕就懂得為家人分擔壓力,很不易。
黃志強的家,位于南安市美林街道珠淵村山腳。黃泥砌成的墻,有的裂痕有粗麻繩寬,下雨天,屋內常漏雨。10來平方米的房間里,安放著2張床,一張是他的,一張是父母的。
黃志強的奶奶87歲了,說起這個孫子,禁不住一直落淚。志強的媽媽三四年前出過車禍,頭部受到重創(chuàng),花去近10萬元醫(yī)療費。命雖然保住了,卻不幸落下后遺癥,手腳無力,靠一副拐杖走路,沒辦法干活。志強的爸爸平時種些水稻,更多的時候是靠收廢品來養(yǎng)家糊口。
這幾天,黃爸爸到隔壁溪洲村黃先生家收廢品時,黃先生得知了志強沒錢讀書的窘境。黃先生是本報的忠實讀者,得知本報有助學報道,忙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替黃爸爸報名。
志強說,讀完書后想先到大公司里鍛煉,然后攢錢開個廠,廢品收購廠也可以,然后用所學的知識變廢為寶。
對數(shù)字敏感 熱衷金融
她想創(chuàng)業(yè)幫助更多人
洪小慧的家在南安市東田鎮(zhèn)藍溪村,一棟還沒有裝修,只有框架的房子。翻建房子的錢,是父親洪順挺向親戚朋友借的。其實,洪順挺本不想翻建,但原來的房子已是危房,無法再住人。
洪順挺10歲的時候發(fā)過高燒,得了小兒麻痹癥,無法正常走路。11歲才讀小學,因為家貧,小學勉強畢業(yè)后就沒再讀書了,在家務農種田,后來去打些短工。這一兩年來,洪順挺到各村收廢品變賣,但收入微薄。洪順挺的妻子是名農村婦女,除了種田外,也忙著到處打短工。小慧的妹妹正在讀初二,要供姐倆上學,洪順挺夫妻倆常為錢不夠而發(fā)愁,還好幾次叫小慧輟學打工。小慧總是哭著央求父母,讓她再讀一年。
逆境中的小慧很能吃苦,成績一直排在班里前幾名。為了籌集學費,小學畢業(yè)后,她連續(xù)打了5年的暑假工和寒假工,到過洛江、晉江、南安市區(qū)等工廠。今年暑假,她打算到南安洪瀨一食品廠打工。她很擔心,這次籌不到學費,無法圓大學夢。
小慧說,她提前批報考的是集美大學的英語和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以及福師大的歷史學,本一批常規(guī)志愿報考的是福建農林大學的經濟類專業(yè)。小慧更喜歡經濟類的專業(yè),因為她對數(shù)字很敏感,喜歡金融等行業(yè)。她希望將來到大公司里做財政工作,等熟練之后開個廠,賺大錢讓父母和妹妹過上好日子,然后資助像她這樣的寒門學子。
【愛心接力】
她勵志的精神讓我想去見她
“她這么瘦,境遇這么可憐,還能考出633的高分,非常不易,說明這孩子吃苦有毅力?!鼻叭?,熱心讀者楊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來自南安官橋的他,看了報紙,被12號學子林麗緣的遭遇深深打動,決意伸出援助之手。
楊先生說,他和妹妹在官橋開辦一個磚廠,今年廠的生意不怎么景氣,但是看到關于林麗緣的報道,他不由自主地想去幫她。楊先生打算資助林麗緣4年大學的學費,暫定每年5000元,等廠生意好轉,還會再追加。楊先生說,他過年的時候,將會到永春石鼓,去看看林麗緣。他想親自見一下這個堅韌不屈的女孩,“她勵志的精神,讓我想去見她。”
寒門學子身處逆境,家窮志不窮,他們渴望有好心人,能在他們快要跌倒的時候,扶他們一把,讓他們在人生旅途上走得遠一點。(海都記者 董加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