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當墊腳石,不做絆腳石。
1984年11月,談到即將進行的精簡整編“大手術”時,鄧小平十分灑脫:怎么簡法,請大家出主意,我只講三總部帶頭。
方案下達之前,昆明軍區(qū)司令員張秀到京出席軍委擴大會議,公文包里帶來了全套接收成都軍區(qū)的方案。這不僅因為昆明軍區(qū)是原二野的部隊,還因為正擔負著邊境作戰(zhàn)任務。但經(jīng)過反復論證,最后被接收的是昆明軍區(qū)。
當小平同志伸出一根指頭,向全世界宣布裁軍百萬時,他的心一定很疼,因為首先被“開刀”的是他的老部隊二野!
與其他改革一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也是一次利益的深刻調(diào)整,直接關系到一部分人的進退去留,關系到一些單位的撤降并改,涉及的面很廣,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不會少,不僅要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更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有個典故頗耐人尋味。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曰:“去其‘楚’而可矣?!崩像趼勚唬骸叭テ洹恕梢印!?/P>
從“楚人失弓,楚人得弓”,到“人失弓,人得弓”,再到“失弓,得弓”,孔子和老子各去一字,境界全出。
深化改革也一樣,不論做任何決策,“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長遠發(fā)展”,以個體之失,換整體之得;以局部之失,換全局之得;以一時之失,換長遠之得。
有人說,世界上的石頭有兩種:墊腳石和絆腳石。石頭當然沒法自己做主,但人可以。
5. 人民軍隊有過痛的記憶,但從未有過怕痛的記錄。
從南昌城頭到井岡山上,從紅都瑞金到延河岸邊,從西柏坡村到北平城,一代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中國軍人就是這么苦過來的,痛過來的!
雨果說:“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時代到來的想法?!蔽覀儚奈聪窠裉爝@樣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有夢就有痛,有夢不怕痛。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征途中,有些痛可以預見,有些痛則無法預知;有些痛必須避免,有些痛則無法避開。
我們深信,那些痛的記憶,落在春的泥土里,必將開出下一個花季!(解放軍報 伍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