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邊防部隊演練配合密切】
警惕新疆反恐形勢的新變化
公安機關在處置新疆新和縣1月24日發(fā)生的暴恐案件過程中,遭到暴徒投擲爆燃裝置襲擊。公安民警擊斃暴徒6名,抓獲暴徒5名,另有6名暴徒自爆死亡。這是最新的一起暴恐案件。近幾年新疆暴力恐怖事件頻發(fā),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開始顯現出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2012年和2013年更為明顯。
這些新變化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連續(xù)作案,多點頻發(fā),例如巴楚“4·23”事件、魯克沁“6·26”事件、和田“6·8”事件等;
二是將恐怖襲擊對象由主要面向漢族轉向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多民族,甚至連婦女也不放過,例如巴楚“4·23”事件;
三是打破東疆平靜穩(wěn)定的社會形勢,如“6·26”事件;攻擊一線派出所和警察,例如和田“7·18”事件、巴楚“11·16”事件、莎車“12·30”事件;四是自殺式襲擊浮出水面,例如“6·29”劫機事件;五是外溢到內地,例如北京金水橋“10·28”事件;六是獨狼式碎片化襲擊,各個事件是獨立的,沒有團伙組織上的聯系。
綜合上述“東突”暴力恐怖主義的重要變化,凸顯出的幾個問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宗教極端主義思想更加凸顯。過去這兩年發(fā)生的暴恐事件,大多公開使用圣戰(zhàn)旗幟,使用圣戰(zhàn)口號,追求“伊吉拉特”意識形態(tài)化的遷徙圣戰(zhàn)模式;從發(fā)生的獨狼式襲擊來看,都是接受極端宗教思想的洗腦,洗腦的方式由傳統的地下傳經點與出版物的灌輸,到互聯網、光盤、手機、境外電視等電子設備,呈現出分散化和虛擬化洗腦方式。這些也是近來新疆暴恐事件呈現為碎片化的原因。
由襲擊無辜民眾更多地轉向襲擊政府部門,特別是派出所。近幾年“東突”勢力多次襲擊基層政府部門,尤其是派出所,所反映出來動機不僅僅是企圖奪取武器,更重要的是試圖轉移國際視線,迎合境外反華勢力對恐怖主義界定的雙重標準,近來西方有些媒體就對此加以呼應。
“東突”恐怖主義國際聯系加強。長期以來,“東突”恐怖勢力就與境外國際恐怖主義勢力聯系密切,“東伊運”就是其典型,盤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qū),成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敘利亞內戰(zhàn)以來,多方消息顯示“東突”恐怖勢力染足其間,積累經驗,擴大影響,然后滲透回國內,伺機活動。2014年1月23日吉爾吉斯斯坦擊斃11名“東突”恐怖分子,再次顯示“東突”恐怖勢力在中亞地區(qū)趨于活躍的跡象。
內地須加強“東突”恐怖主義襲擊的預防。從2008年“3·7”炸機未遂事件,到去年的金水橋事件,凸顯出內地防范“東突”恐怖主義襲擊的迫切性。
應對“東突”恐怖主義新變化的威脅,必須要標本共治。圍繞新疆長治久安的核心謀發(fā)展,充分實現新疆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一體化,實現各民族的大交流,要有超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實現南疆國土的再造,改變南疆人口結構。
創(chuàng)建各民族交融性的就業(yè)平臺,充分開拓兵團新時期維穩(wěn)與發(fā)展的功能;動員新疆各族人民認識宗教極端主義的危害性,確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繼續(xù)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強化專業(yè)性反恐力量的組建,加強國際反恐合作與情報交流。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恐意識,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公共地方,加強預防才能減少損失。